

硬
骨
魚
類
366
鬚鯛科
Mullidae
身體呈紡綞形,稍延長而中等側扁。頭
小,背部輪廓呈弧形隆起。口小且可伸縮;上
頜稍長於下頜;上下頜具一列或數列之絨毛齒
或圓錐齒;鋤骨和腭骨均具齒或無。頤部具有
一對觸鬚。鰓蓋骨完整,後緣有一枚平扁的小
弱棘或無。體被大形圓鱗或有細棘之櫛鱗;側
線一條且完整,偏向於背緣,其上的感覺管常
有分枝。背鰭兩個,二者分離甚開,第一背鰭
硬棘
6-8
根,第二背鰭硬棘
1
根及軟條
8-9
根;
臀鰭具
1-2
根弱棘,軟條
5-8
根;腹鰭基部具
腋鱗;尾鰭為深叉形。全世界計
6
屬約
62
種
(
Nelson, 2006
),臺灣紀錄
3
屬
23
種(臺灣
魚類資料庫
, 2015
)。
廣泛分布於世界三大洋,大多為群游性近
沿海中下層魚類,但也有單獨活動者,亦有種
類可在汽水域生活。敏感的觸鬚能感受到藏在
砂泥地裡小蝦、蟹等底棲無脊椎動物的存在,
因此在珊瑚礁或岩礁區之淺水域,兩、三尾鬚
鯛帶頭覓食,後跟隨著粗皮鯛、蝴蝶魚、臭都
魚或隆頭魚等魚類在其後面撿食;推測這是一
種節省覓食體力的生態適應。有些屬夜行性,
白天則群棲在珊瑚礁或岩礁旁;有的則在日間
活動。
為常見的經濟性實用魚種。食用的方法相
當的多元,體型較小的種類可油炸或煮湯,體
型較大的種類則較適合煎食以及紅燒等較重口
味的料理方法。
印度海緋鯉正在沙地上晝寢,
但仍是夜間的體色。
停棲在礁石上的短鬚海緋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