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228 499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228 499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228

高鼻海鰶

花蓮小沙丁魚

黃小沙丁魚

Nematalosa nasus

(Bloch, 1795)

Sardinella hualiensis

(Chu & Tsai, 1958)

Sardinella lemuru

(Bleeker, 1853)

中文俗名:

扁屏仔、油魚、黃腸魚、海鯽仔

中文俗名:

花蓮小沙丁、青鱗仔、鰮仔、沙丁魚、

扁仔、扁鰮、臭肉鰮 ( 台東 )

中文俗名:

黃小沙丁、青鱗仔、鰮仔、沙丁魚、

扁仔、扁鰮、臭肉鰛 ( 台東 )

棲地分布:

分布於印度

-

西太平洋區,由波斯灣、

安達曼海、中南半島、南中國海到韓國。臺灣西南

部沿海較常見。為海洋性近沿海洄游小型魚類,亦

常可發現於河口區產卵。一般深度為

0-30

公尺。

棲地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之臺灣東部海域,

或向南至香港海域。沿近海中上層洄游性中小

型魚類。群游性。一般深度為

0-50

公尺。

棲地分布:

分布於印度

-

西太平洋區,由東印

度洋至爪哇、澳洲西部、菲律賓、臺灣至日本

南部皆可發現,臺灣四周海域均有漁獲,而以

西南及東部海域較多。沿近海中上層洄游性中

小型魚類,亦常可於河口區發現

(

極可能於河

口區產卵

)

。一般深度為

15-100

公尺。

漁具漁法

主要漁法為扒網與拖網。

漁具漁法

主要漁法為扒網、棒受網與拖網。

漁具漁法

主要漁法為扒網、棒受網與拖網。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

漁業季節

主要漁期在夏秋季之間。

英文名:

Bloch's gizzard shad

英文名:

Taiwan sardinella

英文名:

Bali sardinella

體較高,HL/BL=36~45%

腹部尖窄,具強稜鱗

尾鰭上下葉末端具黑斑

背中線有兩列交互的鱗片

腹鰭鰭條 9,餘種小沙丁魚皆為 8

臀鰭鰭條 23-25

口亞端位

海水

漁撈

海水

漁撈

海水

漁撈

最大體長

22cmSL

最大體長

12.5cmSL

最大體長

23cm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