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271 499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271 499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271

角魚科

Triglidae

身體延長,呈紡錘狀;前頭部粗大,後

部漸細。頭部完全被骨質甲,有時具棘。有的

體被骨板,每板有一強棘。吻端截平,眶前骨

有向前突出之角,角緣光滑或有鋸齒,故有角

魚之稱。口小,下位。有鰾,能發聲。體被小

圓鱗、小櫛鱗或骨板狀鱗。背鰭兩個,第一背

鰭硬棘

VII-IX

;第二背鰭軟條

11-27

;臀鰭硬

0-I

,軟條

11-16

。本科屬新鰭亞綱鮋形目,

全世界目前描述有

10

105

種左右(

Nelson,

2006

),臺灣紀錄有

3

16

種(

Shen et al.,

1993

;臺灣魚類資料庫

, 2015

)。

棲息於深海、近沿海砂泥底質水域或岩礁

間之中型食肉性魚類。利用在胸鰭下方有

3

游離鰭條,成觸角狀,可伸入砂中搜尋食物;

運動時,常匍匐移動於海底。主要以淺海的底

生動物,如小魚、多毛類、端腳類及軟體動物

等為食。

黑角魚

翼鱗角魚

Chelidonichthys kumu

(Cuvier, 1829)

Lepidotrigla alata

(Houttuyn, 1782)

中文俗名

:雞角、角仔魚

中文俗名

:紅雙角魚、雞角、角仔魚

棲地分布

:分布於印度

-

西太平洋區,包括莫三比克的

Delagoa

灣到南非開普省、澳洲、紐西蘭、

日本、韓國、香港及臺灣。臺灣分布於北部、東北部及西部海域等。主要棲息於河口到大陸棚邊緣

的砂泥底水域。一般深度為

1-200

公尺。

棲地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臺灣、日

本、南中國海。臺灣分布於北部、東北部、西部、

西南部、南部及澎湖海域等。主要棲息於砂泥底

水域。

漁具漁法

一般以拖網漁船捕獲較多。

漁具漁法

一般以拖網漁船捕獲較多。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

英文名

Bluefin gurnard

英文名

Gurnard

吻棘單一且強大

頰部無明顯隆起線

頰部有顯著隆起線

體被小圓鱗

背鰭基底具有盾板

背鰭基底具有棘盾板

海水

漁撈

海水

漁撈

Triglidae

最大體長

60cmTL

最大體長

20cm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