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
骨
魚
類
348
龍占魚科
Lethrinidae
身體延長而呈長橢圓形,稍側扁。頭中
大。吻尖銳。口中大,端位,略可伸縮,唇厚。
眼睛的位置偏頭部之後上方。上下頜具錐狀齒
或臼齒,前端或擴大成犬齒或無,犬齒外突出
或無;鋤骨及腭骨無齒。主上頜骨大都被眶前
骨所覆蓋。體被中型櫛鱗;頭頂及頰部均裸
出。具鰾。背鰭單一,連續,硬棘部長於軟條
部,且中間無缺刻,具
10
根棘,
9-10
根軟條;
臀鰭具
3
根棘,
8-10
根軟條;腹鰭胸位,具腋
鱗;尾鰭內凹。全世界計
5
屬
39
種(
Nelson,
2006
),臺灣紀錄
5
屬
24
種(臺灣魚類資料庫,
2015
)。
廣泛分布於非洲西岸和印度
-
西太平洋的
熱帶沿岸。
本科魚類之棲息環境和鯛科相似,但具有
更寬廣之活動空間範圍;珊瑚礁及其外圍砂泥
地,甚至潮間帶或低潮帶以內之淺水域,均可
發現其蹤跡。大部份之龍占屬夜行性,但亦有
為日行性者。屬肉食性,又因具臼齒狀牙齒,
故以具硬殼之無脊椎動物或魚類為食。有些龍
占具性轉變之生態適應,會隨成長,由雌魚變
為雄魚,且成魚之體色和小魚往往不同。
白天在礁盤上群游的
金帶齒頜鯛與金帶擬鬚鯛
金帶齒頜鯛
Gnathodentex aureolineatus
(Lacepède, 1802)
中文俗名
:黃點鯛、龍占 ( 臺東 )、龍占舅 ( 澎湖 )
棲地分布
:分布於印度
-
太平洋區,西
起非洲東岸,東至土木土群島,北至日
本南部,南迄澳洲。臺灣主要分布於東
北部、南部、綠島及蘭嶼海域。群居性
魚種,常常成群巡遊在潟湖礁石平台或
向海珊瑚礁的上緣區,較少落單行動。
是夜行性的動物,白天緩緩或靜止的棲
息在珊瑚叢上,晚上則游到珊瑚礁外
圍。一般深度為
3-30
公尺。
漁具漁法
一般以刺網或一支釣
等方式捕獲。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
英文名
:
Striped large-eye bream
背鰭軟條部下方體側
具 1 顆大金黃色斑
海水
漁撈
最大體長
30cm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