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352 499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352 499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352

鯛科

Sparidae

身體卵圓或橢圓形,側扁而高,背緣輪廓

凸。頭大。口小或中大,端位,稍能伸縮。頜

齒發達,圓錐狀或門齒狀,有些種類具臼齒;

鋤骨和腭骨無齒。主上頜骨大都或部分被眶前

骨所覆蓋,末端延伸至眼中部下方。前鰓蓋骨

緣平滑;體被櫛鱗,頰部及主鰓蓋骨亦被鱗;

側線完整。單一背鰭,

10-13

根棘及

8-15

根軟

條;臀鰭

3

根棘及

8-14

根軟條;背鰭及臀鰭

的最未端軟條均分叉;胸鰭尖長;腹鰭具腋

鱗;尾鰭呈叉形,或稍內凹形。全世界計

33

屬約

115

種(

Nelson, 2006

),臺灣紀錄

7

15

種(

Shen et al., 1993

;臺灣魚類資料庫,

2015

)。

廣泛分布於世界各海域之溫帶及熱帶海域。

棲地變化大,砂泥底或岩礁底水域皆有,

從河口、內灣、礁岸至大陸棚較深之處均可發

現,珊瑚礁區則存有少數魚種。其性敏感多疑,

警戒性強,會以尾鰭挖土,行動極為敏捷。常

聚集成群。雜食性,主要以底棲甲殼類、軟體

動物、棘皮動物或海藻為食,偶而捕食小魚。

雌雄同體,且會性轉變,先雌後雄型與先雄後

雌型兩種型式均有。通常在河口域產卵。

黃鰭棘鯛

Acanthopagrus latus

(Houttuyn, 1782)

中文俗名

:黃鰭鯛、黃鰭、赤翅仔、赤翅、花身、鏡鯛

棲地分布

:分布於印度

-

西太平洋區,西起波斯灣,東至菲律賓,北至日本,南至澳洲。臺灣於北部、

東北部及西部較為常見。主要棲息在泥地或砂質底地形之陸棚或沿岸海域,最大深度可達

50

公尺左

右,亦會進入河口或淡水域中。

漁具漁法

可為刺網、一支釣等漁法

所獲,已有人工養殖。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

英文名

Yellowfin seabream

側線上方鱗列數 3.5 個

藍色箭頭所指之鰭為黃色

海水

漁撈 養殖

真鯛俗稱嘉蠟,有「鯛中女王」之稱。

最大體長

35.2cm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