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
骨
魚
類
374
舵魚科
Kyphosidae
身體橢圓形或圓形,體極高,中等側扁。
頭小。吻短鈍。眼小或中型。口小,端位,上
下頜等長;雙頜具整齊之細齒,一列或數列成
齒帶;外側較大,前方為門齒狀齒。前鰓蓋骨
圓滑或有細鋸齒。體被中或小型櫛鱗;奇鰭基
部被有細鱗,但無鱗鞘;側線單一且完整。背
鰭單一而連續;臀鰭與背鰭軟條部相對;腹鰭
常有腋鱗;尾鰭緣凹入或呈叉形。全世界分
5
亞科,分別為瓜子鱲亞科(
Girellinae
)、舵魚
亞科(
Kyphosinae
)、柴魚亞科(
Scorpidinae
)、
細刺魚亞科(
Microcanthinae
)及副蠍魚亞科
(
Parascorpidinae
),計
16
屬約
46
種(
Nelson,
2006
),臺灣紀錄有前三亞科共
3
屬
7
種(
Shen
et al., 1993
)。
分布於紅海、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群游性,主要棲習於岩礁或珊瑚礁區水域,尤
其喜愛在有浪花的區域活動。屬日行性魚類,
白天到覓食場覓食,夜晚則返回原棲息地休
息。雜食性,以小型無脊椎動物及海藻等為食,
冬季時則為草食性魚類,專以海藻為主食。
該科魚類也是重要的釣遊魚種,是許多釣
客冬季磯釣的目標。一般由於靠近岩礁,漁船
較無法捕獲,主要為定置網或一支釣。肉質鮮
美,清蒸或煮湯最佳,亦可作成生魚片。
在正接受魚醫生照顧的低鰭舵魚
小鱗瓜子鱲
Girella leonina
(Richardson, 1846)
中文俗名
:黑毛、烏毛 ( 澎湖 )、黑番 ( 澎湖 )、
紅皮囊 ( 澎湖 )
棲地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的日本至
中國海,包括臺灣在內。臺灣西部、南
部、北部、東北部及離島等各礁區皆產。
要棲息於近、沿岸岩礁區,活動於中表
層水域,約
1-30
公尺深處。日行性。
漁具漁法
主要漁法為定置網及一支釣。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冬季為盛產期。
英文名
:
Small scale black fish
鰓蓋後緣黑色
鰓蓋下半部裸露無鱗
海水
漁撈
最大體長
46cm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