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7
雞籠鯧科
Drepaneidae
Drepaneidae
雞
籠
鯧
科
身體極側扁,呈卵圓形,體背輪廓高
突。吻短。口小,可向下突出;上下頜約略
等長;頜齒細小,呈帶狀排列;鋤骨和腭骨
無齒。眼大。前鰓蓋骨下緣具棘。體被中大
圓鱗,奇鰭亦被鱗;側線弧形。背鰭單一,
具
8-9
根棘和
19-22
根軟條;臀鰭有
3
根棘及
17-19
根軟條,軟條後端不延長;胸鰭延長達
尾端。本魚科之命名是以其鐮刀狀之胸鰭而
稱之,英文俗名『
Sicklefishes
』,也有相同之
意義。全世界計雞籠鯧屬
(
Drepane
)1
屬
2
種
(
Nelson, 2006
)。臺灣均有紀錄到(
Shen et
al., 1993
)。本科與白鯧科(
Ephippidae
)的
形態及類緣相近,故有些學者將本科之魚種併
入白鯧科中。
分布於非洲西岸及印度
-
西太平洋熱帶海
域。主要棲息於近海沿岸淺水域,棲地多樣,
舉凡礁石區、砂泥底、礁沙混合區或河口區皆
可見其蹤跡。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和魚類為食。
條紋雞籠鯧
斑點雞籠鯧
Drepane longimana
(Bloch & Schneider, 1801)
Drepane punctata
(Linnaeus, 1758)
中文俗名
:銅盤仔、金龍、雞倉、加破埔
中文俗名
:銅盤仔、鏡鯧、金鏡、咬破埔、金鐘 ( 澎湖 )
棲地分布
:分布於印度
-
西太平洋區,西起紅海、
非洲東岸,東至菲律賓,北至琉球,南至澳洲。
臺灣分布於南部、北部及西部等。主要棲息於溫
暖的沿海礁區及礁石與泥沙交錯的地方,偶而也
會游到河口覓食,對於不同鹽度的環境,適應力
相當高。日行性。一般深度為
3-50
公尺。
棲地分布
:分布於太平洋區,為反赤道分布的魚
種,北半球分布自中國至夏威夷群島,包括臺灣、
日本,南半球主要分布於澳洲。臺灣分布於北部
及東北部海域 。棲息於岩岸礁石區或潟湖區,亦
常見於潮地內。一般深度為
0-10
公尺。
漁具漁法
主要漁法為刺網及一支釣。
漁具漁法
主要漁法為刺網及一支釣。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
英文名
:
Concertina fish
英文名
:
Spotted sicklefish
體側具多條
暗色點狀橫紋
體側具多條連續
的暗色橫帶
海水
漁撈
海水
漁撈
最大體長
50cmTL
最大體長
50cm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