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176 499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176 499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176

貓鯊科

Scyliorhinidae

體延長而呈圓柱形。頭不往兩側延伸;眼

前後延長而呈紡錘形、卵圓形或裂縫狀,長度

約為高度的

1.5

倍;上眼瞼上部分化為瞬褶,

能上閉。噴水孔中型。鰓裂狹小,最後

1-2

位於胸鰭基底上方。唇溝或長或短,甚至缺如。

鼻孔不與口相連;前鼻瓣形狀多變化,唯不似

鬚狀(長鬚貓鯊屬

Poroderma

除外)。齒小型

而多,齒尖尖窄,通常具小齒尖,上下頜齒形

相似,多行使用。背鰭兩個,無硬棘,第一背

鰭位於腹鰭上方或後方;第二背鰭起點在臀鰭

起點後方或幾相對;臀鰭基底一般較短;尾鰭

短狹,尾椎軸低平或略上揚;尾鰭下葉不明顯

或缺如。全世界計

16

113

種以上(尚有超

25

種以上之未描述種)(

Nelson, 2006

),

臺灣紀錄

6

14

種(

Shen et al., 1993

;臺灣魚

類資料庫

, 2015

)。

本科為種類繁多之小型鯊魚,一般體長

不超過

80

公分,最大體長可達

160

公分(為

斑點貓鯊

Scyliorhinus stellaris

的紀錄)。棲息

環境多樣式,從沿岸淺水域到大洋深海皆有分

布,棲息深度可達

2000

公尺以上。卵生或卵

胎生,某些卵生的孵化期可達

1

年。一般以捕

食無脊椎動物和小魚為主。

班貓鯊

Atelomycterus marmoratus

(Anonymous [Bennett], 1830)

中文俗名

:沙條、斑貓鮫、沙鰷 ( 臺東 )

棲地分布

:分布於印度

-

西太平洋區。臺灣分布於北部海域以及綠島。臺灣紀錄相當少。棲息

於近海珊瑚礁區之鯊魚,通常停棲於縫隙或洞穴中。屬夜行性,攝食底棲甲殼類和小型魚類,

卵生,每次產下成對的卵莢。

漁具漁法

主要以一支釣、刺網及延繩釣捕獲。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

英文名

Coral catshark

尾鰭背面無大盾鱗

體側及各鰭密布不規則之白色斑

海水

漁撈

56000

在市場拍賣的斑貓鯊

最大體長

7 cm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