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
骨
魚
類
206
盲鰻科
Myxinidae
身體呈鰻型而後方側扁。眼睛退化,被
皮膚所覆蓋,無水晶體及網膜。口成裂孔狀,
開於頭部腹面側,不為吸盤狀,無上下頜,
但具角質舌齒;吻端具
2
對鬚,口側
1-2
對
鬚;口腔內左右各有兩列齒,其內側之
2-3
顆
齒之基部癒合成一體。身體腹部中線兩側各
有
1-15
個鰓孔,其數目、排列方式及鰓孔間
之間距等等特徵會因種別而有差異。體側各
有一列黏液孔,黏液孔自眼之後方延伸至尾
部。肛門接近尾鰭基部。無對鰭,尾鰭短。
全世界共分二亞科,盲鰻亞科(
Myxinae
)
及黏盲鰻亞科(
Eptatretinae
)計
7
屬約
70
種
(
Nelson, 2006
),台灣產有
2
亞科
3
屬之種類,
其中包括黏盲鰻屬(
Eptatretus
) 、副盲鰻屬
(
Paramyxine
)及盲鰻屬(
Myxine
)共
13
種(臺
灣魚類資料庫
, 2015
)。
多半為深海底棲性魚類,但偶也出現岸
邊或河口區,全世界溫、熱帶海域皆有分布。
皮膚具大量黏液,受到刺激時更是大量分泌,
如被沾上,則不易清洗。晚上覓食,一般皆以
生病、行動緩慢的魚類或無脊椎動物,甚至是
屍體為食,而棲息較淺海的盲鰻有時會攻擊上
釣或落網的魚類。通常由寄生魚的鰓部或體壁
鑽入魚體,先刮食內臟,再刮食肌肉,最後僅
剩下皮膚及骨骼。生殖季時會往更深的地方產
卵,可產下
20-30
個包裹於角質囊內的橢圓形
卵,其末端具一長絲,絲上有曳鈎,可鈎上它物。
早先盲鰻並無人食用,皆以下雜魚處理,
近來才有餐廳特別烹調,俗稱「龍筋」,價格
昂貴。食用時需先剝皮,去除內臟後方可食用,
以辣炒九層塔來食用,味道不錯。在韓國有將
其表皮加工為「鰻皮」,予以外銷利用。
在北部海域,深度約
100
公尺處
捕獲的布氏黏盲鰻。(黃世彬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