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
骨
魚
類
210
鯙科
Muraenidae
身體呈圓柱狀,尾部側扁。頭長。身被
厚皮,且分泌有黏液,皮膚上的色素細胞多且
密集。體表無鱗。口大,齒十分銳利,排列形
式獨特,無舌。鰓裂孔狀。無胸鰭及腹鰭,背
鰭基底起始於鰓孔前方,背鰭、臀鰭與尾鰭相
連。體色及斑點變化大,有單色、細點、圓
點、不規則花紋及條紋等,是本科魚類分類時
的重要依據。本科屬新鰭亞綱鰻型目,全世界
目前描述約有
16
屬
185
種以上,臺灣紀錄
11
屬
51
種(
Shen et al., 1993
;臺灣魚類資料庫
,
2015
)。
屬夜行性魚類,大部分種類白天躲在珊
瑚礁穴或岩塊下,僅頭部露出洞口,尾部捲縮
在洞內,張口呼吸時即顯露出其銳利之牙齒,
黴身裸胸鯙白天潛伏在郊區的洞穴中,
偶爾將頭伸出洞外。
躲藏在珊瑚礁穴中,以尾部捲縮在縫隙間,
僅露出頭部的花鰭裸胸鯙。
少部分種類如管鼻鯙則生活在沙地海域。它
們屬於捕食者,多半夜間出外掠食其他魚
類,利用其如刀片般有時又內彎的牙齒,配
合本身體軀似蛇般有力的扭曲力,獵物一旦
被咬著則難以脫身;有的種類則以底棲動物
或甲殼類等為食。由於皮膚厚且有黏液保
護,使得它們能在珊瑚礁縫及岩縫中穿梭而
不受傷。有些鯙類具有性別兩色之現象,
且伴隨有性轉變發生;有的種類先雌後雄
(protogynus)
,有的先雄後雌
(protandry)
。例
如黑身管鼻鯙(
Rhinomuraena quaesita
)之幼
魚為黑色,隨成長而變為艷藍色且帶有黃色
鰭的雄魚,待完全變為黃色時,則已性轉變
為雌魚。
在礁石下方伺機伏擊的花鰭裸胸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