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436 499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436 499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436

鰜科

Psettodidae

體長橢圓形,極縱扁;雙眼同位於體左

側或右側。口大,前位;下頜稍突出;上下頜

齒、鋤骨、腭骨及舌均具齒。鰓蓋膜分離;前

鰓蓋骨後緣游離,無皮膜或鱗片。體而側均被

弱小櫛鱗;背鰭與臀鰭基底均具低鱗鞘;兩

側側線均發達。背鰭起點於頭之後上方;背

鰭與臀鰭前方具硬棘,後緣遠離尾鰭;兩側

腹鰭約略對稱,具

I

硬棘

5

軟條;兩側胸鰭亦

對稱;尾鰭後緣略呈楔形。全世界

1

3

Nelson, 2006

),臺灣紀錄

1

1

種(

Shen et

al., 1993

)。

沿岸底棲砂泥底魚類,棲息深度在

1-100

公尺左右。產漂浮性卵,孵化後小魚之外形和

一般魚類相同,眼睛位在體之兩側,且先行漂

浮性生活,然後才下沉至砂泥地上活動。屬肉

食性,主要以魚類為食。

大口鰜

Psettodes erumei

(Bloch & Schneider, 1801)

中文俗名

:咬龍狗、左口、扁魚、皇帝魚、

比目魚、咬網狗 ( 澎湖 )

棲地分布

:主要分布於印度 -西太平洋區,由非洲東岸、印度,東至澳大利亞,北至中國、日本。

臺灣分布於西部及澎湖沿海。棲息於具沙泥底質的較深海域,在秋、冬季節移至淺海活動。

肉食性魚類,以小魚、甲殼類等為食。

漁具漁法

一般以刺網及拖網等漁法捕獲

較多,偶以延繩釣也能捕獲。

漁業季節

秋、冬季漁獲較多。

英文名

Indian halibut

齒大而尖

背鰭起點在頭之後

比目魚在仔魚期時,身體如同一般魚類,

也是左右對稱,兩眼不同側

海水

漁撈

最大體長

64cm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