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9
鯨鯊科
Rhincodontidae
Stegostomatidae
Rhincodontidae
虎
鯊
科
鯨
鯊
科
體型呈巨大圓筒狀,頭稍縱扁寬廣;吻短;
口裂大且扁平狹長,開於前位,口角具唇褶
(barbel)
;眼側位,噴水孔遠小於眼,位於眼後
方;鰓裂特大,具特化鰓耙;齒小且密,呈細
勾狀;胸鰭特大,為狹長之鐮刀狀;第一背鰭
遠大於第二背鰭,起點於腹鰭之前,終點與腹
鰭相對;第二背鰭與臀鰭約等大;尾鰭不對稱,
呈月形,上葉無缺刻;尾柄兩側具明顯的側隆
脊;體色深藍或深黑,體表具有淡色棋盤狀色
斑。全世界共計
1
屬
1
種
(Compagno, 2005)
,
臺灣周邊海域常見其出現。
為世界上最大型之魚類。廣泛分布於全球
溫、熱帶海域,為洄游性的濾食性鯊魚;生殖
模式為卵胎生,曾紀錄一胎可達
300
尾幼鯊,
亦為最多產的鯊魚。鯨鯊性溫順,移動緩慢,
常在海表層行洄游濾食,故常被漁民捕撈,雖
價不高但可觀的體積亦能為漁民帶來不小的收
入,過去常為鏢旗魚漁業、定置網所捕獲,自
從鯨鯊為華盛頓公約
(CITES)
列入附錄二的列
管物種,我國也為了保育及維護鯨鯊資源之永
續利用,在
96
年
9
月
5
號正式公告全面禁止
捕撈與販售。
鯨鯊
Rhincodon typus
Smith, 1828
中文俗名
:豆腐沙、大憨沙、鯨鮫
棲地分布
:本種廣泛分布於熱帶及亞熱帶
海域,屬中表層棲息的種類,沿岸及近海
皆可發現其蹤跡。臺灣東部、南部及澎湖
附近海域均有捕獲紀錄。
漁具漁法
依法規定禁止捕撈。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
備註:已列入 CITES 附錄二之管制魚種。
英文名
:
Whale shark
( 鄭義郎繪 )
體側具有棋盤式的色斑
海水
漁撈
幼魚
成魚
溫馴的鯨鯊常常是水族館展示教育的對象
最大體長
cmTL
1600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