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220 499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220 499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220

鋸腹鰳科

Pristigasteridae

體 延 長 而 側 扁。 口 大 型 或 小 型; 下

頜略突出。齒細小或缺如,僅犬齒鰳屬

Chirocentrodon

)具小型犬齒。腹部一般皆

具一列稜鱗。背鰭位於臀鰭前方或後方,但

光背鰳屬(

Raconda

) 無背鰭;腹鰭具有或

無;臀鰭長,軟條數

30-92

之間;尾鰭叉形。

脊椎骨數

40-55

,但光背鰳屬可達

62

之多。

本科原置於鯡科中,但

Grande

1985

)的報

告指出,此類魚的背前骨(

predorsal bones

若不是為方位垂直,就是向前傾斜,這有別

於其它種皆向後傾斜,以及第三尾下骨(

third

hypural of the caudal skeleton

)無凹槽,因此

將它們獨立成一科。全世界分

2

亞科,分別為

鋸腹鰳亞科(

Pristigasterinae

)及多齒鰳亞科

Pellonainae

),計

9

34

種,其中

4

種為純

淡水魚(

Nelson, 2006

),臺灣記錄

2

亞科

3

4

種。

長鰳

Ilisha elongata

(Anonymous [Bennett], 1830)

中文俗名:

白力、力魚、曹白魚、吐目、

鰳魚

(

澎湖

)

英文名:

Elongate ilisha

棲地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

-

太平洋區,由印

度、馬來西亞、印尼等至日本、韓國及俄羅斯

的大彼得灣。臺灣分布於北部、西部及澎湖海

域等。為暖水性近海中上層洄游魚類,喜群居。

白天多活動於中下層水域,黃昏、晚上、黎明

或陰天則活動於中上層水域。

漁具漁法

一般以刺網捕獲。

漁業季節

春末、夏季為主。

臀鰭鰭條數

43-53

腹緣的稜鱗數

23-26+10-14

體型較大的長鰳偶而可見於魚市場

海水

漁撈

最大體長

60cm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