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
骨
魚
類
222
鯷科
Engraulidae
身體長橢圓形或長形,側扁如刀,腹部銳
利或鈍圓。口大,下位,吻突出。上下頜齒細
小或缺如。體表有圓鱗,大型但易脫落,沿著
腹部具一列稜鱗。無側線。背鰭單一且短,約
略位於體中央部位;胸鰭位體之較下方,尾鰭
深叉。體側中部通常具一銀色寬縱帶。本科屬
新鰭亞綱鯡形目,全世界目前描述有
16
屬
139
種(
Nelson, 2006
),臺灣紀錄
6
屬
16
種(
Shen
et al., 1993
;臺灣魚類資料庫
, 2015
)。
本科魚類通常為一大群之銀色小型魚,
是海洋中掠食者所捕食的餌料生物,也是鮪釣
漁業之常用活餌。鯷科魚類廣布於世界各大海
域,大部分為海產且僅有少數幾種會進入汽水
域內繁殖,但亦有純粹生活於淡水域者,其中
分布於巴布新幾內亞境內的淡水魚種—施氏稜
鯷
(
Thryssa scratchleyi
),體長可達
37
公分,
是體型最大的一種,而一般皆不及
20
公分。
此外,生活在印度到爪哇沿岸的杜氏鱭
(
Coilia
dussumieri
)是鱭亞科中唯一具發光器的魚種。
本科魚類為群游性,是常見之魚種。濾食性,
以浮游生物為食,僅少數大型種為肉食性。臺
灣海域以日本鮆
(
Engraulus japonicus
)
產量最
多,俗名『苦蚵仔』,是著名的洄游性魚類。
它們會成群洄游南下至臺灣附近海域產卵。仔
稚魚俗稱『魩仔魚』,是魚類們的重要餌料,
也是人類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