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
骨
魚
類
284
赤點石斑魚
青石斑魚
布氏石斑魚
Epinephelus akaara
(Temminck & Schlegel, 1842)
Epinephelus awoara
(Temminck & Schlegel, 1842)
Epinephelus bleekeri
(Vaillant, 1878)
中文俗名
:紅斑、石斑、過魚、珠鱠
中文俗名
:黃丁斑、石斑、過魚、中溝、白馬罔仔
中文俗名
:石斑、過魚、紅斑、紅點鱠、芝麻斑
棲地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南中
國海、臺灣、東海、南韓及日本。臺灣北
部、東部及南部產量甚豐。暖溫性中下
層魚類,多生活於岩礁底質的海域,一
般不呈大群體活動。稚魚具高度洄游性。
一般深度為
55
公尺。
棲地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韓
國、日本、南中國、越南及臺灣。臺灣主要
產於西南沿海及南部海域。主要棲息於水深
10-50
公尺處之石礫區或沙泥區海域,幼魚
則常出現在潮池區。
棲地分布
:分布於印度
-
西太平洋區,西起
波斯灣,東至臺灣、印尼及澳洲北部等。
臺灣澎湖海域有產。主要棲息
於淺灘堆,棲息深度一般在
30-100
公尺間。
漁具漁法
一般以一支釣捕獲,
已有人工養殖。
漁具漁法
一般漁法以拖網及一支釣捕獲,
已有人工養殖。
漁具漁法
一般漁法以拖網及一支釣捕獲,
已有人工養殖。
漁業季節
春末、夏、秋季為主。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
英文名
:
Hong Kong grouper
英文名
:
Yellow grouper
英文名
:
Duskytail grouper
尾鰭下方 2/3 區域暗紫灰色
尾鰭上方 1/3 區域淺褐色而有橘黃色斑點
體一致為灰褐色,頭部及體側散布橘黃色斑點
背鰭後三棘之基底具一暗色斑塊
頭部、體側及奇鰭散布橘黃色小斑點
背、臀鰭軟條部及尾鰭具黃色緣
體側具 5 條暗橫帶
海水
漁撈 養殖
海水
漁撈 養殖
海水
漁撈 養殖
最大體長
58cmTL
最大體長
60cmTL
最大體長
76cm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