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
骨
魚
類
280
鮨科
Serranidae
身體延長,呈長橢圓形,略側扁。口大或
中型,平裂或略斜裂;下頜通常長於上頜。被
櫛鱗或圓鱗,有時埋入皮下,不甚明顯;側線
單一且完全。背鰭連續或分離,硬棘相當發達,
7-13
根,軟條
10-27
根;臀鰭硬棘
2
或
3
根,
或無。脊椎骨
24-26
。本科屬新鰭亞綱鱸形目,
全世界目前描述約有
63
屬
449
種左右(
Nelson,
2006
),臺灣紀錄有
31
屬
121
種(臺灣魚類
資料庫
, 2015
)。
鮨科大部分為海水產,少數為淡水產。多
半屬日行性魚類,由於種數甚多,具相當複雜
之生態層性。大多屬底棲性之魚種,且具領域
性及擬態行為。絕大多數以魚類、蝦、蟹、端
足類等為食,是兇猛的掠食者。而花鱸亞科之
擬花鮨屬(
Pseudanthias
)、珠斑脂屬(
Sacura
)
具群游性,日間覓食於水層中,以浮游生物為
食,夜間則躲藏於珊瑚礁間之洞穴。本科魚種
體色鮮艷多變化,且具有雌雄雙色及雌變雄之
轉變等現象。有些魚種和鸚哥魚及隆頭魚等同
樣具有社會階層之地位控制現象的生態適應行
為。有些為夜行性魚類,晝間獨居於珊瑚礁或
岩礁底部之孔穴中,夜間則在外覓食,例如黑
鱸屬(
Grammistes
),且當其受驚嚇時,體表
會分泌大量 之黏液,具有皂泡效果且內含有毒
之黑鱸素
(grammistin)
,故不可食用。
鞍帶石斑魚又稱龍膽石斑,是石斑中
體型較大的,亦是養殖的主力
青星九刺鮨身上的藍斑點綴著身體
顯現出十分的鮮豔奪目
成群在礁石上啄食
浮游動物的金花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