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331 499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331 499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331

20000

馬氏鱗鰭烏尾鮗

蒂爾鱗鰭烏尾鮗

雙帶鱗鰭烏尾鮗

Caesionidae

Pterocaesio digramma

(Bleeker, 1864)

中文俗名

:烏烏尾冬仔、青尾鮗 ( 臺東 )、

烏尾冬 ( 澎湖 )、紅尾冬 ( 澎湖 )

棲地分布

: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區,從印尼、

澳洲西部一直到法屬之新加勒多尼亞

(New

Caledonia)

,向北則分布到日本南部。臺灣各地

海域及離島均有分布,是數量最多的常見種。

棲息於沿岸較深的潟湖或礁石區陡坡外圍海域。

漁具漁法

一般均以刺網捕獲。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秋末、冬初味美。

英文名

Double-lined fusilier

海水

漁撈

Pterocaesio marri

Schultz, 1953

Pterocaesio tile

(Cuvier, 1830)

中文俗名

:烏尾冬仔

中文俗名

:烏尾冬仔、紅尾冬 ( 臺東 )、

烏尾冬 ( 澎湖 )、青尾冬 ( 澎湖 )

棲地分布

:分布於印度

-

西太平洋之熱帶海域,

西起非洲東岸,東至馬貴斯群島,北至日本,

南迄薩摩亞。臺灣南部岩礁或珊瑚礁海域有產。

主要棲息於沿岸礁石區陡坡外圍或外海獨立礁

周緣較清澈的水域。

棲地分布

:分布於印度

-

西太平洋之熱帶海域,

西起非洲東岸,東至馬貴斯群島,北至日本,

南迄新加勒多尼亞。臺灣名地岩礁或珊瑚礁海

域均有產,為常見之魚種。主要棲息於沿岸潟

湖或礁石區陡坡外圍清澈海域,性喜大群洄游

於礁區之中層水域,游泳速度快且時間持久。

屬日行性魚類,晝間在水層間覓食浮游動物,

夜間則於礁體間具有遮蔽性的地方休息。一般

深度為

1-60

公尺。

漁具漁法

一般以曳繩釣、延繩釣、

刺網或一支釣捕獲。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

英文名

Marr's fusilier

英文名

Dark-banded fusilier

體側縱帶正好在側線上

尾鰭上下葉具暗色斑帶

體較細長,體長 / 體高≧ 3.4 倍

體側縱帶在側線下方

尾鰭上下葉具暗色緣

海水

漁撈

海水

漁撈

最大體長

30cmTL

最大體長

35cmTL

最大體長

30cmTL

漁具漁法

一般以曳繩釣、延繩釣、

刺網或一支釣捕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