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388 499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388 499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388

曲紋唇魚

Cheilinus undulatus

(Rüppell, 1835)

中文俗名

:拿破崙、龍王鯛、海哥龍王、大片仔、

石蚱仔、汕散仔、闊嘴郎

棲地分布

:分布於印度

-

太平洋區,由紅

海及南非到土木土群島,北至日本琉球

與臺灣,南至新加勒多尼亞。臺灣各地

海域皆有分布。主要棲息於很陡的礁岩

斜坡、海流道斜坡和潟湖的礁岩上,深

度從

2-60

公尺左右。通常單獨出現,偶

爾會成對出現。

備註:已列入 CITES 附錄二之管制魚種。

漁具漁法

農委會已於 103 年 7 月 1 號起公告將

其列為珍貴稀有(Ⅱ級)保育類野生

動物。已列為禁止捕捉的保育類動物。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

英文名

Humphead wrasse

體側每 1 個鱗片皆具暗色寬橫纹

眼前後具 2 條黑色紋

頭部散布蠕紋

三葉唇魚

Cheilinus trilobatus

(Lacepède, 1801)

中文俗名

:三葉龍、石蚱仔、汕散仔、

三葉鸚鯛、撘秉 ( 臺東 )

棲地分布

:分布於印度

-

太平洋區,由

東非到土木土群島,北至日本琉球與臺

灣,南至新加勒多尼亞。臺灣除西部外,

各地海域皆有分布。主要棲息於沿岸珊

瑚礁和岩礁區,珊瑚礁海域較多,偶爾

可以在海藻堆發現蹤跡。一般深度為

1-30

公尺。

漁具漁法

以延繩釣、一支釣等漁法捕獲。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

英文名

Tripletail wrasse

體側各鱗片具有紅色的細橫線

體側中部具 3-4 個暗色斑

頭部具許多紅色

短紋及斑點

海水

漁撈

海水

漁撈

藍豬齒魚

Choerodon azurio

(Jordan & Snyder, 1901)

中文俗名

:石老、四齒仔、西齒、簾仔、

寒鯛、鰱仔 ( 澎湖 )

棲地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韓

國半島、日本、臺灣及中國海。臺灣各

地海域及離島均有分布,但以澎湖及臺

灣北部、東北部較多。主要棲息於岩岸

礁區,水深約

7-80

公尺的海域,夜晚藏

身於隱密的岩蔭或岩穴之中。

漁具漁法

以一支釣、延繩釣等漁法捕獲。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夏末、秋初味美。

英文名

Azurio tuskfish

自胸鰭腋部至背鰭第 6-9 根棘基部具

一暗色斜帶,其後有一大塊淡色區域

海水

漁撈

最大體長

45cmTL

最大體長

229cmSL

最大體長

40cm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