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1
薔薇項鰭魚
雙線尖唇魚
Iniistius verrens
(Jordan & Evermann, 1902)
Oxycheilinus digramma
(Lacepède, 1801)
中文俗名
:薔薇連鰭唇魚、扁礫仔、紅姑娘仔、
紅新娘、豎停仔、胭脂冷
中文俗名
:雙線龍、汕散仔、闊嘴郎、
雙線鸚鯛、龍王 ( 臺東 )
棲地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由日
本至臺灣間之海域。臺灣在東北部、北
部、東部、西部以及離島之澎湖、綠島
等海域均有分布。主要棲息於水質清澈、
砂質、石礫質或是貝殼碎片形成的砂質
海底。一般深度為
5-20
公尺。
棲地分布
:分布於印度
-
太平洋區,由紅
海到馬歇爾群島及薩摩亞,北至日本、臺
灣海域等。臺灣之東部、東北部、南部及
離島之小琉球、蘭嶼、綠島均有紀錄。主
要棲息於溫暖的珊瑚礁海域,由潮間帶到
亞潮帶
50
公尺水深處,特別喜歡在礁湖
及隱密而茂盛的向海珊瑚林中。
漁具漁法
以拖網、刺網等漁法捕獲。
漁具漁法
以延繩釣、一支釣等漁法捕獲。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
英文名
:
Rosed razorfish
英文名
:
Cheeklined wrasse
眼下方具平行線
斜向鰓蓋後下緣
腹鰭第 1 軟條特別延長
眼前後具平行線
斜向背緣
海水
漁撈
海水
漁撈
紅頸擬隆頭魚
Pseudolabrus eoethinus
(Richardson, 1846)
中文俗名
:紅礫仔、竹葉鸚鯛、赤貓、粗鱗沙、
日本擬隆頭魚、四齒 ( 臺東 )
棲地分布
:分布於印度
-
太平洋區,由紅
海到馬歇爾群島及薩摩亞,北至日本、臺
灣海域等。臺灣之東部、東北部、南部及
離島之小琉球、蘭嶼、綠島均有紀錄。主
要棲息於溫暖的珊瑚礁海域,由潮間帶到
亞潮帶
50
公尺水深處,特別喜歡在礁湖
及隱密而茂盛的向海珊瑚林中。
漁具漁法
以延繩釣、一支釣等漁法捕獲。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
英文名
:
Red naped wrasse
側線上方之體側散布
不規則之暗斑
眼下緣之弧紋延伸
至胸鰭基部上緣
海水
漁撈
24000
Labridae
隆
頭
魚
科
最大體長
15cmSL
最大體長
40cmSL
最大體長
20cm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