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
骨
魚
類
386
隆頭魚科
Labridae
科內種類繁多,且在體形以及體長的變異
很大,體延長或長橢圓形,或多或少側扁。口
小或中型,端位,可伸縮,唇上有肉。頜齒為
一或二列之圓錐齒,各齒不癒合或基部癒合,
前端多為犬齒,有時突出於嘴角;鋤骨及腭骨
皆無齒。喉部具有二列的咽頭齒。體被圓鱗,
頭部除鰓蓋骨有時被鱗外皆裸出;側線連續或
中斷。背鰭單一,連續且長,具
8-21
根棘,
6-21
根軟條;臀鰭具
2-4
根棘,
7-18
根軟條。全世
界計
68
屬,大約有
453
種(
Nelson, 2006
),
臺灣紀錄
36
屬
143
種左右(臺灣魚類資料庫
,
2015
)。
隆頭魚科廣泛分布於世界三大洋熱帶及亞
熱帶海域。主要棲息於岸邊淺水域,少數種類
可棲息於
200
公尺或更深的海底。通常以珊瑚
礁底為棲地,少數則生活在砂地上,遇有危險
時會鑽入砂中避禍。屬日行性魚類,夜間在砂
地上或潛入砂中睡眠。食性複雜,因有堅硬的
咽頭齒,大部份以被有硬殼之貝類、甲殼類及
海膽等為食,亦有以浮游動物、珊瑚蟲或小魚
等為食者,甚至有以清潔行為而取得之寄生性
無脊椎動物為食者。
隆頭魚為珊瑚礁區最顯眼而常見之魚科,
體色複雜而偏綠色調,在臺灣俗稱為『青衣』。
幼魚和成魚以及雌雄不同性別之間存在體色上
的變異,而此性別兩色的情形也會伴隨著魚體
成長產生性轉變。開始型之雌魚具較平淡之體
色,而經性轉變之後的終端型雄魚則較鮮艷且
複雜。終端型雄魚
(terminal male)
具領域性,
領域中包括一隻交配之成熟雌魚及數尾性別不
明的小魚,生殖行為通常是成對的,但不經性
轉變之魚則是整群一起產卵。
雙帶狐鯛
Bodianus bilunulatus
(Lacepède, 1801)
中文俗名
:三齒仔、紅娘仔、黃鶯魚、日本婆仔、
雙帶寒鯛、四齒 ( 臺東 )
棲地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
-
太平洋區。臺灣各地海域皆有
分布。主要棲息於珊瑚礁或
岩礁,深度範圍非常廣,從
水深
8
公尺到
160
公尺左右。
獨居性。
漁具漁法
以刺網、一支釣等漁法捕獲。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
英文名
:
Tarry hogfish
頭部眼上下緣具紅色紋,下部白色
背鰭後部下方具一大型黑斑
海水
漁撈
俗稱拿破崙、蘇眉的曲紋唇魚
最大體長
55cm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