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7
旗魚科
Istiophoridae
身體粗狀,延長呈圓筒狀;尾柄細,每側
有
2
強隆起脊。上頜和吻部甚延長,呈
1
扁平
劍狀突出的吻部。體被骨質小鱗;側線完全。
背鰭兩個,相距不遠,甚至緊相連;第一背鰭
通常高大,第二背鰭則小且位於尾端;臀鰭兩
個,小型;腹鰭細長且可收於腹溝;胸鰭低位,
鐮刀狀;尾鰭為大型新月尾。全世界計
3
屬
11
種(
Nelson, 2006
),臺灣紀錄
5
屬
5
種(
Shen
et al., 1993
;臺灣魚類資料庫,
2015
)。
廣泛分布於大部分熱帶、亞熱帶海域。為
大洋性中上層洄游性魚類,主要發現在躍溫層
之上的水域,有些種會成群出現於沿岸水域,
有些則單獨生活。游泳速度快。具繁殖洄游之
習性。主要攝食魚類、甲殼類及頭足類等。
立翅旗魚(白肉)
Istiompax indica
(Cuvier, 1832)
中文俗名
:翹翅仔、白肉旗魚、闊胸仔、
立翅旗魚、白皮丁挽、白皮旗魚
棲地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及太平洋之熱帶、亞熱帶海域,少數會進入溫帶海域,有些會越
過好望角而進入大西洋。臺灣主要分布於東部及南部海域。大洋性中上層洄游性魚類,一般皆
發現在躍溫層之上的水域,常成群出現於沿岸或島嶼周遭的水域。游泳速度快。具繁殖洄游之
習性。主要攝食魚類、甲殼類及頭足類等,尤其是鯖、鮪之幼魚。
漁具漁法
一般利用延繩釣或鏢旗魚法捕獲。
漁業季節
冬季為主。
英文名
:
Swordfish
胸鰭固定不可動
具腹鰭
尾柄側面隆起脊 2 個
海水
漁撈
在水面上巡遊的雨傘旗魚
(
江偉全攝)
巡遊中的雨傘旗魚,其帆狀的背鰭會有
部分露出水面(洪曉敏攝)
Xiphiidae
Istiophoridae
劍
旗
魚
科
旗
魚
科
最大體長
495cm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