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423 499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423 499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423

Gempylidae

46000

皮膚平滑

腹鰭發育完善

側線有 2 條

棲地分布

:分布於印度 - 西太平洋區,包括紅海、南非東岸、馬達加斯加、安達曼海、臺灣、日本、

澳洲西部及新加勒多尼亞等。臺灣南部、北部及東北部有產。近海大洋性中底層洄游魚種,一般棲

息深度在 0-400 公尺間。獨游性。成魚於夜間遷移至水表層,仔魚及幼魚則於日間停留於水表層。

漁具漁法

一般為拖網、延繩釣

或鮪釣之意外漁獲物。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

尖身帶鰆

Thyrsitoides marleyi

Fowler, 1929

中文俗名

:尖梭、竹梭 ( 臺東 )、尖梭舅 ( 澎湖 )、

白魚桂 ( 澎湖 )

英文名

Black snoek

海水

漁撈

薔薇帶鰆

Ruvettus pretiosus

Cocco, 1833

中文俗名

:油魚、黑皮牛、粗鱗仔、龍鱈、圓鱈

棲地分布

:廣泛分布於全世界溫、熱帶海域。臺灣大溪、南方澳、東港等漁市場皆可見。主要

棲息在深層海域,通常在 200-400 公尺以上的深度棲息。游泳能力強,肉食性,主要棲息在陸

棚斜坡,通常單獨或成對活動。

漁具漁法

一般為拖網、延繩釣或

鮪釣之意外漁獲物。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

英文名

Oilfish

體被細鱗及骨狀瘤 側線不明顯

腹緣具稜脊

尾柄無稜脊

海水

漁撈

最大體長

200cmTL

最大體長

300cm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