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420 499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420 499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420

金梭魚科

Sphyraenidae

身體細長,呈亞圓筒形。頭長且尖。口大,

不能伸縮;下頜突出;頜齒強大,尖銳,扁平或

錐形,下頜縫合處具有 1-2 犬齒;鋤骨無齒,腭

骨具齒。鰓耙退化。體被細小圓鱗;側線發達,

平直。背鰭兩個,相隔甚遠,第一背鰭具 5 根

硬棘,第二背鰭具 1 根硬棘,9 根軟條;臀鰭與

第二背鰭同形而略相對;胸鰭略圓,短於頭長;

腹鰭亞胸位;尾鰭叉形。全世界計 1 屬約 21 種

(Nelson, 2006),臺灣紀錄 1 屬 8 種(Shen

et al., 1993)。

廣泛分布於世界三大洋之熱帶及亞熱帶

海域。為大洋性中表層中型至大型魚類,尤

其喜歡於珊瑚礁離島附近的開放水域活動,

有些種類之幼魚則出現在河口水域活動。單

獨或成群。游泳速度快,性兇猛,肉食性,

以掠食魚類及蝦類為生。由於棲息地與部份

海邊遊憩區重疊,偶有傷人的紀錄。

巴拉金梭魚

Sphyraena barracuda

(Edwards, 1771)

中文俗名

:針梭、竹梭、巴拉庫答、

爛投梭 ( 澎湖 )、爛糟梭 ( 澎湖 )

棲地分布

:全世界除了東太平洋外,各溫、熱帶水域均有分布。臺灣四周均有產,但以南部較多。成

魚喜歡在開放性的大洋活動,幼魚則棲息於淺礁區、沼澤區、潟湖區或河口區。通常單獨或數尾一起

活動,游泳能力強,速度快。一般深度為

0-100

公尺。

漁具漁法

可利用定置網、拖釣等漁法捕獲。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夏初味美。

英文名

Great barracuda

側橫帶僅在上半部

尾鰭三凹尾

上下葉具暗色寬斜帶

無鰓耙

海水

漁撈

在水表層巡遊的布氏金梭魚

最大體長

200cm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