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413 499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413 499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413

巡遊中的裸鰆

28000

鯖科

Scombridae

身體延長,呈紡綞形;尾柄細瘦而強而有

力,兩側有

2-3

個隆起之稜脊。頭大,錐形,

突出。口大或中大;頜齒強或弱;鋤骨、腭骨

具齒或無。體被小圓鱗,或部分被鱗,胸部鱗

片特大,有時會形成堅硬多胸甲;側線完全。

背鰭兩個相距甚遠或接近,第一背鰭基底長或

短,由硬棘組成,可收納於溝槽中;第二背

鰭前方鰭條高立或略低;背鰭及臀鰭之後均

有小離鰭;腹鰭中型,胸位;胸鰭高位,較

短;尾鰭深叉或新月形。全世界計

2

亞科

15

51

種(

Nelson, 2006

),臺灣紀錄

1

亞科

11

22

種(

Shen et al., 1993

;臺灣魚類資料庫

,

2015

)。

廣泛分布於世界熱帶及亞熱帶之各大海

洋。其中包括鯖、鰹、鮪及鰆等在內之魚種多

是世界上重要的高經濟價值食用魚類,是漁民

及休閒遊釣者之最愛漁獲。均屬游泳速度快之

中至大型魚種,其中以短鮪

(

Thunnus obesus

)

之體型最大,可達兩公尺以上,重達一百九十

公斤以上。鯖科為群游性魚類,且週年洄游於

大洋之表層水面,以魚類、烏賊及甲殼類為生。

具有漂浮性之卵及仔稚魚。

棘鰆

Acanthocybium solandri

(Cuvier, 1832)

中文俗名

:石喬、竹節鰆、土托舅、沙瓦拉

棲地分布

:廣泛分布於世界各熱帶及亞熱帶海域。包括地中海及加勒比海。臺灣各海域皆產,尤其

是東部及南部海域。近海大洋性中表層洄游魚種。群游性,游泳速度快。一般深度為

0-12

公尺。

漁具漁法

一般漁法以圍網、定置網、曳繩釣、

刺網、一支釣、延繩釣等。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

英文名

Wahoo

第一背鰭棘 23-28

體側具 20 餘條的黑色橫帶

後方鰭高僅略低於前方鰭高

海水

漁撈

Scombridae

最大體長

250cm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