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軟
骨
魚
類
188
六鰓鯊科
Hexanchidae
體延長而呈圓柱形,或較粗短,腹部無隆
脊。口裂腹位。吻部短鈍或稍長,吻端尖突或
寬圓。鼻孔腹位,近吻端,無鼻口溝。噴水孔
小。眼側位,無瞬膜。上下頜齒明顯不同,上
頜齒較尖而細長且內彎;下頜齒寬扁,呈梳狀,
具有幾個小齒尖。鰓裂六至七對,均在胸鰭基
底之前,第一對鰓裂不在喉部互相連接。背鰭
一個,小型,位於腹鰭基底後方,小於胸鰭;
臀鰭短,小於背鰭;尾鰭延長;尾鰭起點前具
凹槽。全世界有
3
屬
4
種(
Nelson, 2006
),臺
灣皆有紀錄(
Shen et al., 1993
;臺灣魚類資料庫
,
2015
)。
深海中大型鯊魚,棲息深度可達
1875
公
尺以上,有時會出現於近岸水域,或出現於水
表層覓食,最大體長可達
470
公分(為灰六鰓
鮫
Hexanchus griseus
的紀錄)。通常行動遲緩,
晝伏夜出,以硬骨魚、烏賊或甲殼類等為食。
卵胎生。
尖頭七鰓鯊
Heptranchias perlo
(Bonnaterre, 1788)
中文俗名
:尖頭七鰓鮫、油棘、七鰓沙
棲地分布
:廣泛分布於除了東北太平洋外之世界各溫帶及熱帶海域。臺灣東北部及東部海域
可發現。棲息於大陸棚或島嶼棚斜坡外緣的近、外海底棲大型鯊類,一般棲息深度在
100-400
公尺附近,但最深可達
1,000
公尺,偶被捕獲於水表層。主要以其它小型鮫類、小型硬骨魚類、
甲殼類及烏賊等為食。卵胎生,一胎可產下
9-20
尾幼鯊,剛出生之幼鯊體長可達
26
公分。
漁具漁法
延繩釣、刺網或拖網皆可捕獲。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
英文名
:
Sharpnose sevengill shark
體側不具斑點
鰓裂 7 個
海水
漁撈
最大體長
cmTL 137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