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190 499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190 499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190

扁鯊科

Squatinidae

體型縱扁,狀似鱝;吻短而寬;頭部與胸

鰭交接處明顯;鰓裂

5

對開於腹側,體背端不

可視,第

5

對鰓裂開於胸鰭起點兩側;眼位於

頭背側,無瞬膜,眼後具一對噴水孔;胸鰭寬

大呈翼狀,與腹鰭相連;背鰭兩枚,大小相當,

起點遠在腹鰭之後;不具臀鰭;尾鰭寬大呈三

角形,下葉稍長於上葉,後緣稍凹入。全世界

共計

1

23

(Compagno, 2005)

,臺灣周邊海

域紀錄

4

種(臺灣魚類資料庫

, 2015

)。

底棲性軟骨魚類,棲息於沙質或泥質的海

底,以小型硬骨魚類與無脊椎生物為食,體表

富含黏液;多為拖網混獲,產量雖不多,但終

年皆可漁獲;肝臟富含油質可提煉肝油,剩餘

部位可加工製成飼料用魚粉。

臺灣扁鯊

Squatina formosa

Shen & Ting, 1972

中文俗名

:扁鯊、臺灣琵琶鮫

棲地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為臺灣及鄰近海域特有種。底棲性,活動深度大約

200

公尺左右。

漁具漁法

拖網。

漁業季節

全年皆產。

英文名

Taiwan angleshark

胸鰭基部的眼斑明顯

身體密布大小不一之黑點,

且有淡色斑點夾雜其中

背鰭及尾鰭輪廓呈弧形

海水

漁撈

市場等待拍賣的扁鯊

扁鯊又稱「琵琶鯊」

最大體長

55.4cm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