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藻
類
50
鋸齒麒麟菜
Eucheuma serra
(J. Agardh) J. Agardh, 1847
中文俗名
:蜈蚣菜、章魚腳、石吸腳、雞腳菜
棲地分布
:非洲、澳洲、東南亞、中國、日本、
澳洲、紐西蘭等地,臺灣產於北部、東北角、
東部、恆春半島、澎湖、小琉球等處。通常匍
匐生長於潮下帶以下至水深 8 公尺的礁石上,
成熟時易從礁石上脫落,並被海水沖至潮間帶。
以北部海岸最為常見。
紅翎菜科
Solieriaceae
,藻體暗紅色,叢狀生
長,多肉軟骨質的主分枝邊緣有羽狀排列的刺
狀短枝,如鋸齒般。
漁具漁法
浮潛或潛水採摘。
漁業季節
3-7 月為生長期,全年可見。可食用。
英文名
:
Spiny eucheuma
重點辨識
海水
卡帕藻
Kappaphycus alvarezii
(Doty) Doty ex P. C. Silva, 1996
中文俗名
:珊瑚草
棲地分布
:以東南亞國家為主要產地,包括菲
律賓、印尼、馬來西亞及越南等地。非臺灣本
地種,但有少量養殖。
紅翎菜科
Solieriaceae
,藻體顏色多變,由暗紅色、
褐色至草綠色,多肉軟骨質的主分枝邊緣有刺狀
短枝,不規則分叉。
英文名
:
Cottoni
、
Elkhorn sea moss
重點辨識
漁具漁法
人工養殖。
漁業季節
全年生長,養殖於淺海珊瑚礁區
的環境,可食用及萃取卡拉膠(或稱角叉藻聚醣)。
海水
養殖
進口
周立進攝
徒手